2003/03/08

消失的樂器


大鍵琴可說是優勝弱敗定律下最令人感傷的過時樂器,

我記得小時第一次聽到以大鍵琴演奏的巴哈法國組曲時,
被其音色大為感動,問母親為何這麼好聽的樂器現在沒人要用了?

大鍵琴曾經是盛行於巴洛克時期的主要鍵盤樂器,
許多現在以鋼琴彈奏的巴哈作品其實原本是為大鍵琴創作。

大鍵琴採用撥弦原理,發聲難以持續,也不易控制強弱。
十八世紀後大鍵琴終被後起之秀鋼琴逐漸取代。
鋼琴則採用槌弦原理,觸感靈敏,易於控制音量強弱,
比大鍵琴更擅於抒情表現。

我們比較巴洛克時期和古典/浪漫派時期的鋼琴作品,
可以明顯發現後者在音域及音量起伏揚抑的豐富性,
從而了解大鍵琴被淘汰實在是宿命難逃。

現在很少人使用大鍵琴了,
大部份只見於某些以呈現仿古氣息為目的的演奏。

我們可能都聽小學或中學的音樂老師說過大小調的區別:
「大調明朗快樂,小調感傷悲哀。」
但巴洛克時期音樂的小調與其說是為了表現悲傷,
不如說是藉由淡淡的憂鬱來呈現其優雅的氣質。

而大鍵琴正是最容易呈現巴洛克氣質的代表性樂器。


巴哈和大鍵琴

巴哈為大鍵琴留下豐富的作品,背景音樂即為他為雙大鍵琴而作的C小調協奏曲(BWV 1060),他另以D小調將此曲寫成小提琴與單簧管協奏曲,浪漫迷人,十分動聽,充份顯現巴哈對於器樂的曠世才華。


J.S. Bach Concerto for two harpsichords in C minor, BWV 1060 ♫






2 則留言:

  1. 事務繁雜之際,靜屈一隅,指撥滾動,身處塵囂,樂音流動,

    卻似咫尺仙境,可以靜下心來欣賞音樂,是件幸福的事

    回覆刪除
  2. Hi, 喜歡音樂的人最幸福,歡迎來分享音樂之美好。

    回覆刪除

非Google用戶「發表意見的身份」請選擇「名稱/網址」,網址可不填。